ICU日记,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病的人
2024-09-30 韩菊 敦旺欢 刘昱 张潇丹 朱玉
返回列表
这是一场护患的双向奔赴,你治愈我,我温暖你。得到认同,对于我们来说,是温暖,也是自豪。
在医院走廊的尽头,有这样一扇门——重症医学监护室(ICU)大门。ICU的大门看起来那么沉重、冷漠,里面神秘莫测,外面忧心忡忡。
自2023年3月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抚慰患者及家属的心灵——书写ICU日记。
什么是ICU日记?

日记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参与,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情感体验,填补患者的记忆空白,是表达关爱和情感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ICU的繁忙护理工作中,我们很难及时获悉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情况和心情变化,而ICU日记的使用可以改善ICU环境下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后续的治疗护理和康复中,可以利用这份属于患者的特别日记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健康的状态。

1床患者张爷爷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康复出院。出院这天正是王爷爷的生日,重症医学科刘昱副主任和王敏娜副护士长代表医护团队为张爷爷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这是我们给您写的日记,写了200余篇,里面记录了您住院期间的点滴故事,现在您康复出院了,这本日记送给您”。
“真的要感谢他们的细心照顾,一直给予我们家属鼓励,不然的话我也熬不过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捡回了一条命。通过日记的点滴记录,我们也由最开始的焦虑慢慢转化为对医护工作者的信赖,我们一起加油,相信奇迹的出现,真的等来了!”患者家属张阿姨哽咽着说到。
ICU日记有什么作用?
记录病情,减轻家属焦虑
ICU日记,医护人员通过记录患者每日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以及特殊事件等,为家属提供了一个直观、详细的了解患者状况的窗口。家属不必时刻守在病房外,通过日记就能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传递关爱,增强患者信心
在ICU日记中,医护人员不仅记录病情,还会写下对患者的关怀和鼓励。这些温暖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陪伴,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这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让患者知道他们并不孤单,有人在默默守护着他们。
搭建桥梁,促进医患和谐
通过书写ICU日记,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家属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业能力,从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医护人员也能通过日记了解家属的期望和关切,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需求。这种双向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留下回忆,缅怀逝去生命
对于不幸离世的患者,ICU日记更是一份宝贵的回忆。家属可以在日后翻阅这些日记,回忆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点点滴滴,缅怀逝去的亲人。这些回忆不仅能够慰藉家属的心灵,也是对他们曾经照顾患者的一种肯定。
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质量
书写ICU日记的过程也是医护人员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同时,这些日记也可以作为医疗团队交流和学习的材料,促进医疗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推行ICU日记的成效?
截止目前,科室已为约50位患者,共计书写1800篇ICU日记,从最开始的摸索阶段,以文字描述为主,到现在的图文并茂,形成ICU文字日记和ICU电子日记两大板块。
自ICU日记开展至今,一年的时间,科室累计收获了32面锦旗,
2024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西安交大一附院宣传部、重症医学科联合将《ICU日记》搬上舞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病的人。”
“记录这本ICU日记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从不亚于任何一个临床的治疗。”
“小小日记、大大温暖。”

一句句金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经过两天激烈比拼,《ICU日记》以872分全场最高分,获得 2024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一等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和央广《中国之声》都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西安交大一附院ICU日记的故事。

ICU日记节选:
患者家属王女士:
2024年1月17日,在门口翘首以待的这些日子里,我无法控制自己去想到那些糟糕的结果,又一直在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无法跨越这道门,当我看到ICU日记的时候,看到这些用心的祈福,我已经潸然泪下。我拼命通过日记里的蛛丝马迹来寻找我爸爸好转的一丝丝迹象,我看到爸爸在病床上的照片,想象着我们就这样面对面聊天。
真的感谢有你们这群敬业又有爱心的医护人员,ICU不再是没有温度的,这里一样充满着爱与被爱。我爸爸虽然现在说话还表达不清晰,但是内心一定可以感受到,有你们这样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我坚信我爸爸一定能好起来。加油!致敬,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
2024年1月17日
护士小魏:
亲爱的卢老师,知道你正在度过人生中一段艰难的时光,但请你一定要加油,我们和您的家人都会陪你一起努力。
是的,我们在重症监护室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但那绝不代表我们的感情不再柔软;见惯了生死,而不能习惯生死。所以卢老师啊……前路漫漫亦灿灿,请相信我们能挺过这一段黑暗时光,我们和您的家人都等着你重新站起来,笑着拥抱外面自由的阳光。
2024年1月30日
患者家属张女士
爸:从今天的日记里我看到,医生已经给您拔除插管了,我真的太开心了。今天姑姑他们一家都过来了,虽然不能进去看您,但我带他们一起看了您的ICU日记,知道您一天天好转,他们也放心了。
爸爸,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和妈妈把家里全部都打扫了一遍,但是还没有清理完,等你回来,家里就干净了。
我想你了爸爸。妞妞也说想爷爷了,等着你带她去交大校园玩滑板车。
2024年2月8日
护士小朱:
2024年3月6日,今天刘老师的意识更清楚了,呼吸情况也改善了很多,痰液比之前明显少了,医生也为您进行了试脱机,刘老师,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很快您就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了!
2024年3月20日,今天我陪刘老师下床走了3圈,我还给他介绍了病房环境,带着刘老师玩了切水果游戏,一共3局,她一局比一局得分高。刘老师的身体已经达到出院的标准了,刘老师,我们马上就要成功转出ICU了,真心为您感到开心,祝福您。
在医院走廊的尽头,有这样一扇门——重症医学监护室(ICU)大门。ICU的大门看起来那么沉重、冷漠,里面神秘莫测,外面忧心忡忡。
自2023年3月开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抚慰患者及家属的心灵——书写ICU日记。
什么是ICU日记?

日记由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参与,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的重要事情及情感体验,填补患者的记忆空白,是表达关爱和情感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ICU的繁忙护理工作中,我们很难及时获悉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情况和心情变化,而ICU日记的使用可以改善ICU环境下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后续的治疗护理和康复中,可以利用这份属于患者的特别日记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身心健康的状态。

1床患者张爷爷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康复出院。出院这天正是王爷爷的生日,重症医学科刘昱副主任和王敏娜副护士长代表医护团队为张爷爷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这是我们给您写的日记,写了200余篇,里面记录了您住院期间的点滴故事,现在您康复出院了,这本日记送给您”。
“真的要感谢他们的细心照顾,一直给予我们家属鼓励,不然的话我也熬不过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捡回了一条命。通过日记的点滴记录,我们也由最开始的焦虑慢慢转化为对医护工作者的信赖,我们一起加油,相信奇迹的出现,真的等来了!”患者家属张阿姨哽咽着说到。
ICU日记有什么作用?
记录病情,减轻家属焦虑
ICU日记,医护人员通过记录患者每日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以及特殊事件等,为家属提供了一个直观、详细的了解患者状况的窗口。家属不必时刻守在病房外,通过日记就能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传递关爱,增强患者信心
在ICU日记中,医护人员不仅记录病情,还会写下对患者的关怀和鼓励。这些温暖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陪伴,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这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让患者知道他们并不孤单,有人在默默守护着他们。
搭建桥梁,促进医患和谐
通过书写ICU日记,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家属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业能力,从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医护人员也能通过日记了解家属的期望和关切,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需求。这种双向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留下回忆,缅怀逝去生命
对于不幸离世的患者,ICU日记更是一份宝贵的回忆。家属可以在日后翻阅这些日记,回忆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点点滴滴,缅怀逝去的亲人。这些回忆不仅能够慰藉家属的心灵,也是对他们曾经照顾患者的一种肯定。
总结经验,提升服务质量
书写ICU日记的过程也是医护人员自我反思和提升的过程。通过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同时,这些日记也可以作为医疗团队交流和学习的材料,促进医疗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推行ICU日记的成效?
截止目前,科室已为约50位患者,共计书写1800篇ICU日记,从最开始的摸索阶段,以文字描述为主,到现在的图文并茂,形成ICU文字日记和ICU电子日记两大板块。
自ICU日记开展至今,一年的时间,科室累计收获了32面锦旗,
2024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西安交大一附院宣传部、重症医学科联合将《ICU日记》搬上舞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病的人。”
“记录这本ICU日记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它起到的作用从不亚于任何一个临床的治疗。”
“小小日记、大大温暖。”

一句句金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经过两天激烈比拼,《ICU日记》以872分全场最高分,获得 2024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一等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和央广《中国之声》都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西安交大一附院ICU日记的故事。

ICU日记节选:
患者家属王女士:
2024年1月17日,在门口翘首以待的这些日子里,我无法控制自己去想到那些糟糕的结果,又一直在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无法跨越这道门,当我看到ICU日记的时候,看到这些用心的祈福,我已经潸然泪下。我拼命通过日记里的蛛丝马迹来寻找我爸爸好转的一丝丝迹象,我看到爸爸在病床上的照片,想象着我们就这样面对面聊天。
真的感谢有你们这群敬业又有爱心的医护人员,ICU不再是没有温度的,这里一样充满着爱与被爱。我爸爸虽然现在说话还表达不清晰,但是内心一定可以感受到,有你们这样医者仁心的白衣天使,我坚信我爸爸一定能好起来。加油!致敬,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
2024年1月17日
护士小魏:
亲爱的卢老师,知道你正在度过人生中一段艰难的时光,但请你一定要加油,我们和您的家人都会陪你一起努力。
是的,我们在重症监护室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但那绝不代表我们的感情不再柔软;见惯了生死,而不能习惯生死。所以卢老师啊……前路漫漫亦灿灿,请相信我们能挺过这一段黑暗时光,我们和您的家人都等着你重新站起来,笑着拥抱外面自由的阳光。
2024年1月30日
患者家属张女士
爸:从今天的日记里我看到,医生已经给您拔除插管了,我真的太开心了。今天姑姑他们一家都过来了,虽然不能进去看您,但我带他们一起看了您的ICU日记,知道您一天天好转,他们也放心了。
爸爸,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和妈妈把家里全部都打扫了一遍,但是还没有清理完,等你回来,家里就干净了。
我想你了爸爸。妞妞也说想爷爷了,等着你带她去交大校园玩滑板车。
2024年2月8日
护士小朱:
2024年3月6日,今天刘老师的意识更清楚了,呼吸情况也改善了很多,痰液比之前明显少了,医生也为您进行了试脱机,刘老师,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很快您就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了!
2024年3月20日,今天我陪刘老师下床走了3圈,我还给他介绍了病房环境,带着刘老师玩了切水果游戏,一共3局,她一局比一局得分高。刘老师的身体已经达到出院的标准了,刘老师,我们马上就要成功转出ICU了,真心为您感到开心,祝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