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诚记录了“跳不起来的孩子”

2025-04-29 张维娜

返回列表
我们要记录的不只是一个病例,更是一群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家庭,和一群用专业与温暖托举希望的医者。



作为医院融媒体中心的成员,我常常用镜头和图文记录医护人员的点滴。
当决定参加路演时,我曾陷入迷茫:如何将冰冷的医疗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故事?直到和儿童神经内科张小鸽主任聊起这几年对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救助,看到她眼中的莹莹泪光,想到之前采访时患者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要记录的不只是一个病例,更是一群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家庭,和一群用专业与温暖托举希望的医者。

镜头里的人文之光



创作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
由多科室成员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繁忙工作间隙收集素材、编写剧本、打磨细节。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对舞台表演近乎零经验——一个眼神传递的共情,需要练习几十遍;一个转身承载的关怀,要反复调整角度。
白天穿梭在诊室、病房、办公室,夜晚在排练厅打磨每个动作。当浑身疲惫不堪,当嗓子练到嘶哑,当对每一句台词都形成了肌肉记忆,我们终于明白:舞台上的每个细节都在诠释人文关怀——那不是口号,而是渗透在医者指尖的温度、落在患者床头的凝视、藏在处方笺里的理解。
背景视频的创作同样充满温度。
团队翻遍历年公益活动影像:黄土高原上送医下乡的泥泞脚印,患教会上家长记录要点的颤抖笔迹,护士站贴满感谢卡的整面“荣誉墙”,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医学不仅是仪器与数据的冰冷集合,更是带着体温的守护。

路演台上的共鸣



当《跳不起来的孩子》在路演现场展示时,我看到台下许多观众红了眼眶。有位同行赛后找到我们说:“你们的案例让我想起自己曾治疗过的类似患儿,其实有时候一句‘我理解’比开多少药都更让家长安心。”



这或许就是我们的作品从460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原因——我们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真实呈现了医患之间最本真的情感流动:医生拼尽全力与死神博弈,患者将生命托付于信任,而我们,只是用镜头与表演当了一回真诚的记录者。

荣誉背后的责任



载誉归来时,我们深知这份荣誉的重量。感恩医院将人文管理与医疗技术并重,让我们有机会挖掘这些温暖故事;更忐忑于这份责任——还有更多患者等待我们用爱去照亮,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践行。

正如节目结尾那句振聋发聩的话:“爱是暗夜里的光,照亮前路漫长。”在病痛之外,我们正用心血与热爱,为生命点亮希望的火种。
这,或许就是我们做人文传播最朴素也最坚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