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演自己的AD患者……
2024-12-24 唐颖
返回列表
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有好转,但我们对每一个患者都抱有期待。
创作背景
作为老年专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平均每天诊治、照护近60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比患者家属更了解这个群体。
据统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疾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大约每6个8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目前我国AD患者接近1000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近几年,国内影视作品像“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电影《妈妈!》等将阿尔茨海默病推到了银幕上,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这个病。“我们想采用这种方式,希望这个患病群体和困于这个病的家庭以及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忽视自己家庭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得到关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芍说道。
在成都市八医院有一个专门的阿尔茨海默病综合管理区,这些“迷失的父母”每天都在医务人员的指引下“回家”。种菜、摇谷车、看电影、唱歌……医务人员通过一系列怀旧疗法增强患者人际接触,尝试打开他们的记忆。
“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有好转,但我们对每一个患者抱有期待。”
“我想我们应该带给家属更多希望,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阿尔茨海默病综合管理区的医生说到。
得病不可怕,老了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身边的人都有好好去爱Ta。
“小红帽”原来也是医生
还记得《你好,阿先生》中饰演AD(阿尔茨海默症)爸爸的那个“小红帽”吗?他是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医生——贾冰心。这个演患者的医生,是不是演技还不错?
“秘书长李庆夸我的时候 ,他说50%的功劳都是我的,我当时特别激动,激动得都有点说不出话了。”唯有激动和感谢,贾冰心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发现他人的优点,及时赞赏和鼓励,会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有一天排练完,我去食堂吃饭,电梯里碰到刚好去食堂检查的陈书记和刘院,陈书记说‘我看你们的节目,挺不错’,刘院也说我很有表演天赋,我对自己信心增加了很多,后头表演越来越自然。”院领导的鼓励让本来演技就不错的贾冰心更有信心了。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该抛的梗都抛出去后,底下观众都在笑,我心里就有点底了,我做到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王燕老师点评的时候,我也非常开心,她说得很多很细,从开始到结果、从各个角色细节分析,真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老师看得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究竟演出来没有,这点确实很好。”评委的专业让贾冰心牢记在心。
我问他被通知要去演一个“AD爸爸”是什么感受,他说这次通知很临时,科室当时报的其他医生名字,医生忙没去,排练那天接到电话,请他去指导大家表演,“我想他们可能遇到什么麻烦了,需要我去支持下”,热心的贾冰心接到电话后就去了。
“结果刚走进门被告知要演一个角色,我就懵了”,贾冰心就是这样和人文路演“再续前缘”的。

吉他医生的弹唱
“一对老夫妻一起住进八医院,后来老头因病先离开了。老太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天都会找老伴,问她的护理员,或是问我们,老头子去哪里了,我们告诉她说爷爷去北京开会了。过几天,老太太又问老头去哪里了,去北京开会还没有回来吗?这就像是个大循环一样。”护士胡怡潇(剧中饰演医生女儿)讲起她身边的“阿太太”。
因为要去各个病区为“阿先生”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花明(剧中的“吉他医生”)接触了很多‘阿先生’。长期接触中,花明有感而发,想通过目前流行的音乐歌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人看见这个群体。2022年,他作词、弹唱了《当记忆逝去》:
当你在,埋头工作的日子里,
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
发现 已经 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记忆模糊思维不清
近事总是在发生之后开始忘记
开始想不起
他们说这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
......
时间是一个小偷偷走记忆
争吵和猜疑这不是我本意
陪伴和耐心
改善迷茫情绪
我需要更多安慰和倾听
当记忆逝去
而我有爱和温暖同行
......
治疗师
与我谈心做游戏
下棋画画写字积木等文娱
时常伴随音乐疗法来练习
情景模拟照片怀旧来回忆
歌词温暖细腻,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述视角唱出他们的难处,以及如何努力接受治疗,呼吁大家引起重视,尽早干预,身边有类似患者,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去陪伴。

紧张得点了一桌小龙虾
贾冰心不是第一次登上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的舞台了,在2021年路演舞台,他扮演的是儿子,这次“翻身”当上了爸爸,只不过这个爸爸是“生着病的爸爸”,被医生女儿忽视的爸爸,是借挂号给女儿送鸡汤被女儿说胡闹的爸爸。
被问到第二次参加路演有什么感受,贾冰心说“上次拿二等奖,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坎儿,一直在我心里面,当时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飞哥(药剂科帅哥)、阙榕(放射科美女)等等,好多朋友都准备了很长时间”。这一次,当贾冰心站在后台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的是“谁会记得二等奖呢?”,他比第一次背负了更多紧张。
这份紧张源自对大家努力的“在乎”,也源自对团队、对医院的负责,“当三等奖没有我们、二等奖没有我们,就知道我们是一等奖,一下就欢呼出来了,紧接着长舒一口气,然后就是疲惫。”
这样的紧张其实贯穿着整个排练,胡怡潇说,“我做梦都在喊贾冰心爸爸”,“此次角色符合自己的职业,但是担心达不到角色要求的张力”护理部的隗茂丽(饰演护士长)在演出头一天紧张得睡不着。
相比这些紧张,在头一天晚上,照护护士长黄廷涛(饰演护理员)大方地点了一桌子小龙虾外卖还有一瓶酒迎接重庆那一晚的雷雨闪电,还没上台,感觉他们已经开始庆功了。
那个时候紧张的是我,一是担心他们休息不好第二天状态不佳;二是担心吃坏肚子一早的演出上不了台。
吃货赵朕(剧中穿病号服那位)说,“不存在啊,我们刚来重庆就已经拉肚子了”,隗茂丽安慰我说,他们吃了才睡得着。
那一晚,我听了很久毛阿敏唱的《同一首歌》,以前很喜欢歌词“鲜花曾告诉你我怎样走过”,面对重庆的大雨,我第一次特别注意到歌词“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事后我才回想起,或许,吃小龙虾是紧张的另一种表现......
“人老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医务人员关心着病人的同时,对于家人的关爱也必不可少,尤其是‘阿先生’这类人群,值得所有医务人员停下脚步‘等一等、看一看’,时刻对他们葆有关心。”评委说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发现没有看到自己,简要地进行团队介绍:贾冰心是真演技派、花明是真有才、胡怡潇排练笑场是真可爱、曾欢欢是真漂亮、蒋鹏是真精致、严余华是真自然、黄廷涛是真搞笑、赵朕是真吃货、蒋一帆是真帅、郭伦是后勤服务真到位、隗茂丽是真喜欢周杰伦】
5月,重庆的热情碰到灿烂的你。听着、唱着《不如见一面》的我们,又见了一面。
祝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勇气、有闲暇,愿意停一停、等一等向我们招手的天空和大地,愿意敞开胸怀去接纳沿途河流向我们倾倒的惊喜与湍急。
创作背景
作为老年专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平均每天诊治、照护近60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比患者家属更了解这个群体。
据统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疾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大约每6个80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目前我国AD患者接近1000万,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近几年,国内影视作品像“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电影《妈妈!》等将阿尔茨海默病推到了银幕上,更多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这个病。“我们想采用这种方式,希望这个患病群体和困于这个病的家庭以及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忽视自己家庭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得到关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芍说道。
在成都市八医院有一个专门的阿尔茨海默病综合管理区,这些“迷失的父母”每天都在医务人员的指引下“回家”。种菜、摇谷车、看电影、唱歌……医务人员通过一系列怀旧疗法增强患者人际接触,尝试打开他们的记忆。
“不是每一个患者都有好转,但我们对每一个患者抱有期待。”
“我想我们应该带给家属更多希望,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阿尔茨海默病综合管理区的医生说到。
得病不可怕,老了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身边的人都有好好去爱Ta。
“小红帽”原来也是医生
还记得《你好,阿先生》中饰演AD(阿尔茨海默症)爸爸的那个“小红帽”吗?他是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病区医生——贾冰心。这个演患者的医生,是不是演技还不错?
“秘书长李庆夸我的时候 ,他说50%的功劳都是我的,我当时特别激动,激动得都有点说不出话了。”唯有激动和感谢,贾冰心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发现他人的优点,及时赞赏和鼓励,会让人感到无比温暖。“有一天排练完,我去食堂吃饭,电梯里碰到刚好去食堂检查的陈书记和刘院,陈书记说‘我看你们的节目,挺不错’,刘院也说我很有表演天赋,我对自己信心增加了很多,后头表演越来越自然。”院领导的鼓励让本来演技就不错的贾冰心更有信心了。
“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该抛的梗都抛出去后,底下观众都在笑,我心里就有点底了,我做到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后王燕老师点评的时候,我也非常开心,她说得很多很细,从开始到结果、从各个角色细节分析,真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老师看得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想表达的是什么、我们究竟演出来没有,这点确实很好。”评委的专业让贾冰心牢记在心。
我问他被通知要去演一个“AD爸爸”是什么感受,他说这次通知很临时,科室当时报的其他医生名字,医生忙没去,排练那天接到电话,请他去指导大家表演,“我想他们可能遇到什么麻烦了,需要我去支持下”,热心的贾冰心接到电话后就去了。
“结果刚走进门被告知要演一个角色,我就懵了”,贾冰心就是这样和人文路演“再续前缘”的。

吉他医生的弹唱
“一对老夫妻一起住进八医院,后来老头因病先离开了。老太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天都会找老伴,问她的护理员,或是问我们,老头子去哪里了,我们告诉她说爷爷去北京开会了。过几天,老太太又问老头去哪里了,去北京开会还没有回来吗?这就像是个大循环一样。”护士胡怡潇(剧中饰演医生女儿)讲起她身边的“阿太太”。
因为要去各个病区为“阿先生”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花明(剧中的“吉他医生”)接触了很多‘阿先生’。长期接触中,花明有感而发,想通过目前流行的音乐歌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科普宣传,让更多人看见这个群体。2022年,他作词、弹唱了《当记忆逝去》:
当你在,埋头工作的日子里,
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
一辈子有多少的来不及
发现 已经 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记忆模糊思维不清
近事总是在发生之后开始忘记
开始想不起
他们说这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
......
时间是一个小偷偷走记忆
争吵和猜疑这不是我本意
陪伴和耐心
改善迷茫情绪
我需要更多安慰和倾听
当记忆逝去
而我有爱和温暖同行
......
治疗师
与我谈心做游戏
下棋画画写字积木等文娱
时常伴随音乐疗法来练习
情景模拟照片怀旧来回忆
歌词温暖细腻,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述视角唱出他们的难处,以及如何努力接受治疗,呼吁大家引起重视,尽早干预,身边有类似患者,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去陪伴。

紧张得点了一桌小龙虾
贾冰心不是第一次登上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的舞台了,在2021年路演舞台,他扮演的是儿子,这次“翻身”当上了爸爸,只不过这个爸爸是“生着病的爸爸”,被医生女儿忽视的爸爸,是借挂号给女儿送鸡汤被女儿说胡闹的爸爸。
被问到第二次参加路演有什么感受,贾冰心说“上次拿二等奖,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坎儿,一直在我心里面,当时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飞哥(药剂科帅哥)、阙榕(放射科美女)等等,好多朋友都准备了很长时间”。这一次,当贾冰心站在后台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的是“谁会记得二等奖呢?”,他比第一次背负了更多紧张。
这份紧张源自对大家努力的“在乎”,也源自对团队、对医院的负责,“当三等奖没有我们、二等奖没有我们,就知道我们是一等奖,一下就欢呼出来了,紧接着长舒一口气,然后就是疲惫。”
这样的紧张其实贯穿着整个排练,胡怡潇说,“我做梦都在喊贾冰心爸爸”,“此次角色符合自己的职业,但是担心达不到角色要求的张力”护理部的隗茂丽(饰演护士长)在演出头一天紧张得睡不着。
相比这些紧张,在头一天晚上,照护护士长黄廷涛(饰演护理员)大方地点了一桌子小龙虾外卖还有一瓶酒迎接重庆那一晚的雷雨闪电,还没上台,感觉他们已经开始庆功了。
那个时候紧张的是我,一是担心他们休息不好第二天状态不佳;二是担心吃坏肚子一早的演出上不了台。
吃货赵朕(剧中穿病号服那位)说,“不存在啊,我们刚来重庆就已经拉肚子了”,隗茂丽安慰我说,他们吃了才睡得着。
那一晚,我听了很久毛阿敏唱的《同一首歌》,以前很喜欢歌词“鲜花曾告诉你我怎样走过”,面对重庆的大雨,我第一次特别注意到歌词“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事后我才回想起,或许,吃小龙虾是紧张的另一种表现......
“人老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医务人员关心着病人的同时,对于家人的关爱也必不可少,尤其是‘阿先生’这类人群,值得所有医务人员停下脚步‘等一等、看一看’,时刻对他们葆有关心。”评委说到。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发现没有看到自己,简要地进行团队介绍:贾冰心是真演技派、花明是真有才、胡怡潇排练笑场是真可爱、曾欢欢是真漂亮、蒋鹏是真精致、严余华是真自然、黄廷涛是真搞笑、赵朕是真吃货、蒋一帆是真帅、郭伦是后勤服务真到位、隗茂丽是真喜欢周杰伦】
5月,重庆的热情碰到灿烂的你。听着、唱着《不如见一面》的我们,又见了一面。
祝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勇气、有闲暇,愿意停一停、等一等向我们招手的天空和大地,愿意敞开胸怀去接纳沿途河流向我们倾倒的惊喜与湍急。